
在新世纪的浪潮中,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化,前沿技术与颠覆性变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字经济、新能源、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新兴产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蓬勃发展。在全球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驱动下,新能源产业脱颖而出,成为增长迅猛、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赛道之一。
我国新能源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强的发展过程,不仅成为国内经济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在国际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得益于“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汽车产业加快转型,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1280万辆,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展现出我国产业升级的良好态势和经济的强劲韧性。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突飞猛进,成本、效率与用户体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关注点。与之配套的,新能源汽车相应的润滑产品逐渐成为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的研发重点。
相比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用电驱动系统润滑油最大的不同是电学性能与材料兼容性。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许多线路直接接触甚至浸泡在润滑油中,因此此类润滑油的一大特点是必须具备电气绝缘性与电机材料兼容性,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需求也与传统燃油车大相径庭。传统发动机冷却液主要用于散热和维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而在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机相较于内燃机产生的热量要少,因而冷却系统的任务也相对轻松。但电池、电机和逆变器等核心部件的高效散热是热管理的全新挑战。新能源汽车需要更高性能的冷却介质,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还需与高压电气部件兼容,从而保障热管理系统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满足车辆长时间运行和高性能需求。 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自燃等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痛点,提升产品安全性,让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放心选购,一直是新能源汽车不懈追求的目标。 长城润滑油紧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地设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形成了从原料、技术、生产到服务的完整体系,并拥有国际上最完整的基础材料供应链。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长城润滑油在润滑油产品的创新设计以及性能提升方面,紧密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形成了油、脂、液完整的产品线,包括动力电池冷却液、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冷却液与润滑油、减变速箱润滑油、制动系统制动液、电机轴承润滑脂等。作为我国首个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全套润滑油的品牌,长城润滑油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共同创新。


